“一技之长”有用吗?
本文共计5483字,一技之长有用吗?。
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只能代表
“经验”,不能代表拥有“一技之长”。
相信众多人小的时候,经常会听父母说过的一句话:
“长大后,不管以后工作如何,一定要培养“一技之长”的本领。
以前没有太多感触,最近在家思考这句话,父母毕竟走过的路,要比我们吃过的大米多,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假设您现在在读这篇文章,不防静下来思考下,“自己有无一技之长”。
有人可能会说,有啊,我会社群运营,我会活动策划,我做销售的,显然这是一个岗位的技能,但是不代表是“一技之长”。
在父母那一代人的眼里,“一技之长”指的是“一个核心的技能”,一个能养活自己的手艺。
一技之长的核心不在于“一技”,而在于“之长”,这个“之长”代表着技能的壁垒性的高低,自己的技能是否在众多同行中“显著”,有无“核心竞争力”,技能能不能“赚钱,变现”。
步入社会工作后,我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都会被灌输“不同的想法”甚至于职业的生涯,规划,都是根据“互联网”,自己所在的“行业”的发展趋势去制定的,显然这句话是没有毛病。
但是您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职场中有一个35岁定律,30岁之前疯狂的想着晋升,学习,打破自己的认知,不断的挑战高薪。
再过5年的拼搏,车,房子,妻子,家庭圆满的时候,多数人就会陷入瓶颈,不会像年轻时候的自己那么的努力。
但到一定的年龄,企业不是不用35岁以上的人了,而且有更多年轻性价比高的人选了后,不是核心团队的大龄人将会面临企业的淘汰。
这个时候,多数人往往面临的问题就是,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并没有练就“一技之长”的本领。
何以理解,简单的解释为,“技能变现”的能力,在互联网对于实体冲击,发展过快的今天,技能是永远可以培养的,但是一技之长“变现”的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的。
周杰伦“一技之长的故事”。
著名歌星周杰伦在央视《开讲了》的节目中,他的主题演讲《你可以不平凡》被赞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在演讲中说到,人有的的时刻,“一技之长比学历更为重要”,不仅仅是他人个人的感触,也是对每个人都是有启发的,
他分享了自己音乐的经历“感谢父母让我学琴”,学历不一定决定未来,但是一技之长或许能帮助自己打开一扇门。
周杰伦在节目中说:方文山也才读过小学而已,不过,他写的东西,却能够在教材里面。每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不一定是很会读书的,但是你要有所热爱的地方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他所说,没有小时候的种种兴趣爱好和现在一如既往的坚持,是不会有现在的成功。
他能取得今天的地位,不仅仅是后天的幸运和上帝的眷顾,更多的机会是他对音乐的执着,对乐器的专注。
就算是难得一遇的音乐才子,就是本身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现在这个时代,也未必能达到周杰伦的成就,在周杰伦的MV中,演唱会,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他的出现的地方,基本都有“钢琴的出现”。
老人们经常说:人如果没有一技所长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孔圣人曾经也说过,人要“依于仁,游于艺”,技术和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
老一辈多讲的一技之长是手艺活,比如剪发,修车,剃头,通过这些老手艺就可以轻松养活家庭。
而在现在发达的时代,“一技之长”成了底层逻辑,如何通过“一技之长”借助互联网的趋势,达到变现的效果是非常的重要。
一技之长的不同人生道路
古人云:“一招吃遍天下”
在今天这个观点是可以被借鉴和效仿的。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拥有一技之长是“人生存的底层逻辑”,比如在互联网发展过快的今天,很多的毕业生,甚至于对工作1-3年的人来说,觉得“学无所用”。
牛顿方程不能带来工作,车子,房子,在学校学习”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管理“,毕业后却成了一名”网管“,在学校学习“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却发现自己在酒店做起了“服务员”。
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专业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壁垒”,而是更多的强化了自己在“理论方面的知识”。
那么针对于这样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怎么解决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学习“一项技能”,而不局限于“研究一个专业”。
W先生和M先生的故事:
1.W先生的经历
今年过年回家,智远遇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W先生和M先生都是我的老乡,都比我大8岁左右,W先生是学工商管理的高材生,M先生则是一名厨师出身的老板。
我们在彼此交谈中得知,经济的下滑,W先生在2019年失业了,原本在互联网公司做高管,因为行业的不景气,加上“年龄的增长”,自己被优化了,而优化后自己居然找工作半年没有找到合适的。
我瞬间感到非常的惊讶,小时候在我们那里,W先生的爸爸为了让他上大学,宁愿耗费所有的家产让他上学,记得一辈子攒的钱都给了他读书了。
而今天面临30岁左右的年龄,回到他们家中,无房无车无对象,外加破旧的房子,确实让人“不能理解现在的时代”。
到底是个人的原因,还是时代造成的,你说他跟不上时代吧,却在“互联网企业上班”,你如果说跟的上时代吧,却因为被淘汰半年没找到工作。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M先生的经历
M先生是一名厨师,他成为厨师的原因也是因为“小的时候调皮”“学习成绩不好”,加上家里面孩子比较多,没能有机会上大学,父母便让他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去新东方学了一本手艺。
老家的理念就是:“没有学历,好歹有个手艺吧”,不管是给人打工,还是自己做,至少以后不会饿着。我很久没有回老家,而这次回家,却发生了一件很有启发的事情就是,“他成了一个老板了,而且是连锁饭店”。
几年没见,聊天中得知,他在从技术学校出来后,一直在“饭店”工作,从杀鱼到切菜到炒菜,自己不停的学习,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在练习“翻锅”,怎么做配料,听他讲起曾经的经历,都觉得非常的努力。
在工作的时候,自己也练就了一身本领之外,也攒到了一些小钱,这两年结婚后,由于妻子有了孩子不能跑远,走不开,家里工资又低,只能在家里做点事情,就“开了餐厅”。
而在餐厅经营的过程中,自己并没有停止进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饭店“的发展趋势,连锁加盟的趋势,自己又不断提升学习。
所以现在才有了旗下的几家店面,一年的净利润也在小百万级别,现在也在“读一些社会的MBA”,结交一些人脉,不仅仅收获了家庭,事业,房子车子也有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不同的人生经历,却有不同的启发,技能是让自己有一个“手艺”,绝活。专业是让自己有一个在“手艺”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从而变得“理论实际相结合”。
对比之下,智远认为,我们每一个人把“一技之长”放在前面,俗话说:“一技之长好防身,安身立命少彷徨”,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单单的只有技能,没有学历,在外界可能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如果单单的只有“学历”,而没有技能,在外界看来只是”空壳的华丽“,”美丽的外表“而无内在的”实力“,是一样的道理。
随着社会现在就业压力的加大,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更具有优越感,一技之长一方面保证了就业,还能选择创业。
一份数据调查,只有技能的人,创业成功的几率比只有学历的人大的很多,而只有学历没有技能的人,会经历人生的转折和低谷期,如果又有技能又有学历,那便会得到非常不错的发展。
让自己拥有一份最出色的技能,加以培养,不仅让自己的精神有所追求,同时也能创造社会价值,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技之长,用它去探索未知的旅途。
一技之长也会“失效”。
2019年有个较大的新闻相信很多人都有看到:
同年的3月份,甲骨文在加州的公司进行了加大规模的裁员,被裁员的多半是“软件开发工程师”,同时甲骨文也在招聘新的工程师,而招进来的新工程师,多半都是“云服务领域的研发工程师”。
当时据说,甲骨文以后可能不会在中国设定独立的研发部门,国内许多被裁的人非常不满的一点是:“公司一直处于盈利的状态,而且财报都是连续3年盈利,为什么会被裁呢?
很多抗议的员工打起了口号,主要有两个方面:
1.企业盈利状态下为什么要裁员。
2.反对外企只要中国的市场,不要中国的员工,要求外企把工作机会留在中国。
但是每一个企业都会出现战略转型,对公司来说,尤其是研发人员进行调整的时候,裁员是在所难免的。
甲骨文并不是本质出现了经营上面的困难,而是面对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的大趋势,选择了拥抱了未来新技术。
甲骨文老一代研发人员被裁的时候,微软和亚马逊很多的技术人员被高薪挖到了甲骨文。
企业和技术的每一次迭代,都会抛弃一大批跟不上节奏的人,那么有人可能会说,”我有一技之长“就是研发技能,为什么会失效了呢?其实,本质的原因是你的一技之长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了。
社会或者企业新技术的出现,的确创造了很多的新岗位,但是这些岗位基本上都和老岗位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是无关的。
就好比上面甲骨文被裁的软件工程师很难去亚马逊或者微软做一名云服务的工程师是一样,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我有一份技能”就可以赖以生存,却突然的失效了,亚马逊或者微软也不会在要了。
这种失效,比任何的冲击都来的猛烈,有的时候甚至能让自己怀疑,一技之长的失效,意味着,你明天可能就吃不饱饭,甚至没有饭吃。
企业战略升级,时代前进差距不仅仅在“技能”,而是在“阶层”,如果一个拥有技能的人,无法在“认知上升级”,得到思维的迁跃,则一样会被社会淘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种局面的出现,在近几年是频繁的出现,因为以前即便是在一家公司的产品业务上调整了,也是在一个大的技术领域或者行业中做了微调,做了创新部分。
比如做“线下教育的,升级做线上教育了”,做涂料的改成了“家装一体化,或者做油墨喷漆了”,做服装标签的企业,改成全品类发展,做饮料标签,电子产品说明书,饮料标签了。
这些业务的切换,其实本质要求的是对“技术人员”“工作人员都要有大量可以迁移的技术和经验,使得他们依然有能力和优势在行业里面,而现在的业务调整,往往都是颠覆性的。
颠覆性的调整是从原本的“小步创新”到“革命”
革自己命也就意味着以前的旧理念要被打碎,推倒重组。重组意味着核心团队的思想要经过升级,团队思想的升级,为了节约效率和成本,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更换人员”,而不是选择“培养”,因为思想是很难培养的。
加上外界冲击过大,企业更愿意选择想要成手的人上岗,成手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而且还有”前瞻的眼光与判断加上实战的经验。
毕竟没有几家公司有耐心等一批35岁以上的诺基亚塞班工程师让他们重新在企业内部学习安卓应用的开发,然后在投入到新产品开发中,企业能等,社会和时代也不一定能等。
所以,一技之长有的时候也会失效,会让自己陷入到“经验之谈”中,在这种迭代的背后,除了一部分年轻人把自己的青春AII-IN在上面外渴望向上成长,也有一部分老人默默的退场,而退场的不仅仅是技术,体力,脑力,思维认知,还包含家庭,环境,生活等因素都存在。
建立壁垒,核心是打造“优势套装”
当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了岗位发展的底层逻辑后,自己的有效壁垒,核心优势就会在整个的岗位,业务核心优势上有所降低。
那么这个时候作为个人,如何组建”能力矩阵,提高核心优势,智远认为应该打造自己的“优势套装”。
何为优势套装:
优势套装是集合自己的能力,认知,知识,职业规划,个人品质,竞争优势,核心品牌融为一体的组合。
塑造核心优势套装主要大致可以分为4个方面:
1.通用的能力
2.容易培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自己的品格特质
4.别人不易取代的个人品牌
职业竞争力的组成是由3个方面组成,即知识,技能,特质。
1.知识和技能很多朋友都比较了解,知识顾名思义,自己的学历,学识,见识高度,技能,自己所学的专业,擅长的东西。
2.通用的能力,一个岗位对人才的基本能力。容易培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的是在原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否有延伸,可迁移塑造的技能。
比如会社群运营这个技能,那么能都延伸塑造用户运营,特质包含自己的价值观,“品格,性格,动机等”。
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自我的认知,根据核心优势套装,找到自己通用的技能和能力,理清自己目前所处于的位置,挖掘出来自己的特质。
2.培养自己可迁移的能力和其他可以扩张的专业技能,然后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个方面不是一蹴而就,可以从自身1-3年的规划入手,可迁移能力是在原来的技能基础上有无可以迁移升级的方面。
3.分析自己目前所在的阶段,目标,岗位的核心竞争力,确认哪些是自己的核心优势,哪些优势是别人可以替代的,然后制定出能力的方案着手措施。
比如自己做“新媒体运营“,那么思考自己核心是“写作擅长”还是“用户运营增长擅长”,这些技能哪些是别人可以复制的,哪些是无法复制的,如果都可以复制,说明壁垒性不高。
壁垒性不高的情况下,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扩充业务技能,将某项做到极致是最好的选择,比如做市场品牌,很多人都能做,但是如果自己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则是不一样的结果。
综合这几个方面,一个人能否在职场获得快速的成长,靠的不是单单的专业技能。
奢望“一招走遍天下”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想要在职场或者生活中,取得强有力的核心优势,必须要学会打造自己的优势套装。
一技之长没问题,
指望“一技之长”长期发展就是个人观念有问题了。
正如身边朋友所说,学历是敲门砖,技能是人的稳定器,如果自己没有学历,不妨有个技能,假设自己没有技能,空有学历是无法建立个人有效的壁垒,足以支撑长期稳定的生活。
环境,阶段,机遇,都会造就人不同的发展,凡事没有绝对性,不管是从技能出发还是学历出发,各自都有优劣势,如果想要把优势最大化,则需要自己有一定的“可迁移能力”。
延伸阅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起成为向上成长的人。
觉得有价值,欢迎点个在看,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分享给更多人,欢迎转发。